阳明心学精要讲解
2020-11-15 14:45:43
  • 0
  • 0
  • 9

阳明心学精要讲解

阳明心学被众多大人物,如曾国藩/蒋介石/稻盛和夫等大力推介阳明心学。阳明心学在近代盛行于日本和中国乃是因为其修习简易,成效明显。阳明心学从龙场悟道开始,已出脱格物故而所谓的四句教乃是误传,将致良知,误解为格物。格物是为了明理,既然悟道了,何须再格物?只不过其学生王龙溪说出为善去恶,符合致良知本义,故而不再费力指出其谬误。阳明心学分为三个阶段,一悟道明了“心即理”;二初始讲学宣扬“知行合一”;三人生后期着重宣讲“致良知”。下面精要讲解,阅览者有福。

一. 心即理

古代圣贤皆追求对于世界的最基本简要的解释,亦即对道的追求。古圣贤认为世界的根本是:气/性/理。这三者都与心相关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是天地之心,因此人之心亦即天理(无私欲之心),发之事父则是孝;发之事君则是忠;发之交友治民则是仁。关键点在于“无私欲之蔽的心。

心即理是儒家为了说明伦理植根与人心,自此才有“万物皆备于我“,”万物森然于方寸间“,”心外无物“的说法。不在意于逻辑,在意于主观说理。”镜中观花“,”岩中花树“的说理例子也在于讲人心印射之理。

感悟心即理的关键是无私。阳明在石棺中悟到的“心即理“,乃是多次设想自己濒死,欲望了断,心归于寂才悟到的。

心即理的修炼体验难以言说,但修炼形意拳和太极拳的人应该会有所感悟。只要习练纯粹了就能轻易感知对方的发力,更有甚者则可感知对方的下一招式。心即理已然超脱了朱熹理学的格物致知,将格物致知升级为修炼身心而获致知。是儒释道知识的融会贯通。

心即理在于摈弃私欲,入静自然感通万物,明了事理。当然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要达到明了“心即理“,一般人都做不到。因此就有了心学宣讲的进阶”知行合一“。

二. 知行合一

王阳明所谓的知行合一,就是知行并进,不分先后。古代有说法先知后行,也有说先行后知,都可以说出实例和道理。阳明认为知者行之始,行者知之成,知行不可分为两事,需知行合一。此处含义为知行相辅相成。

怎么理解?行是扬善去恶,摈弃私欲。这样就能与大众群体合一,乃至于环境合一,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感知世界。有利于知的获得。简易的说就是积善不为恶,尽量减少私欲,那么自我的感知能力就会快速提高。好的行为可以帮助自己获得好的感知能力,也就是说智力会在好行为的加持下快速增长。

知行相辅相成,好行为促进智力增长,坏行为则损害自我的感知能力。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关键点。

三. 致良知

致良知是王阳明晚年的讲学关键。良知是“为善去恶“,致良知就是致力于为善去恶。因为”心即理“,”知行合一“对于很多人来讲还难以明了。通悟天地之理的王阳明,清楚的知道世界万事的大因果关系。因此他提出了可以帮助每个个人改变命运和人生的方法,那就是”致良知“。不管哪个人只要遵循就可慢慢使自己的人生和命运变好。良知是为善去恶,致是极力尽力去做。但是阳明自己说“良知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,非是容易得来。次本是学者究竟话头,不得已一口说尽,但恐学者得之容易,只把做一种光景玩弄,辜负此知尔。”(全书卷二)

致良知的关键是讲明世界的大因果循环法则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谨劝知者勉行。好处自知。

阳明心学在于方便运用,信者自得。其学说源于天人感应,天地同心勤勉修习者自然有得。章太炎在文章中说到阳明心学宜于用兵者。不必靠典籍,只靠第一念。当然只有那些为善有正气将军才会有正确的第一念。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